翻译 | 你不是唯一讨厌性的人:“强制性性存在”(compulsory sexuality)

CW小管家 CW未命名色彩 8月29日
图片

这里是CW未命名色彩。

作者 | Kristina Gupta

编译 | 超大鱼 茜茜

制作 | Terry

图源 | 网络


编者按:

你是否曾担心因为缺乏性经历而被嘲笑?你是否经历过毫无性趣、却被迫讨论或参与的时刻?基于对类似现象的观察,Kristina Gupta给出了“强制性性存在”(compulsory sexuality)的定义,梳理了相关学术讨论,并分析了这一概念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本文翻译并概述了这篇论文的主要论点。


本文翻译自:Gupta, Kristina. “Compulsory Sexuality: Evaluating an Emerging Concept.”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41, no. 1, 2015, pp. 131–154. 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原文链接:https://www.jstor.org/stable/10.1086/681774



概念的提出


无论是否曾意识到,人们总是预设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性的吸引,否则就意味着某人存在道德、医学或心理方面的问题。


基于这一发现,我使用“强制性性存在”(compulsory sexuality)这个术语来描述一种认为所有人都具有性欲的假设,以及某些社会规范和实践,它们不仅边缘化缺乏性欲和性行为的不同形式,并且强迫人们成为性欲的主体,选择性取向作为身份,并参与性行为。


审慎地使用这个概念有助于理解当代西方关于性的规范,发展性与性别研究领域新的学术成果,强调关于性趣的规范如何作为社会控制系统运作,并注意到将性看作通往解放的道路这一观点的局限性。然而,不能将强制性性存在理解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否则会掩盖当代西方性规范中的复杂性。


学术背景


对于“强制性性存在”这一术语,最直接的影响来自艾德丽安·里奇(Adrienne Rich)在1980年提出的概念“强制性异性恋”(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即社会规范和实践强迫女性服从异性恋的体系。此外,盖尔·鲁宾(Gayle Rubin)在1984年提出“性”是一个独立于“性别”的领域,而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1990年提出的“异性恋矩阵”(heterosexual matrix)和迈克尔·沃纳(Michael Warner)在1993年提出的“异性恋本位”(heteronormativity)概念都试图解释异性恋和二元性别角色怎样被强加于所有人。

图片

艾德丽安·里奇(1929 - 2012)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也在《性史》第一卷中指出,在18和19世纪的西方,性和性取向是个人身份认同的关键。法律、医学等不同制度将人建构为性的主体(sexual subjects),人们也逐渐以这种方式理解自己,否则就无法得到自己和他人的认可。


伴随着近年来无性恋身份认同的发展,学者们才开始使用不同术语描述“强制性性存在”这一概念和控制系统,试图探究当代关于性的各方面情况。这一概念强调“强制性性存在”是一套用来管理所有人行为的系统,其对象并非局限于自我认同为无性恋的人;这一概念也指出,社会对“人类”和“正常”的定义是和“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一定是异性恋。


表现


1. 性欲低下被指称为一种病态


2. 同意但不想要的性(consensual unwanted sex)

在异性恋者中,女性可能由于伴侣施加的压力(通过哄骗或乞求等非暴力途径),出于满足伴侣性需求的责任感,或者认为现代女性应该享受性爱,而在不想要的情况下同意进行性行为;而男性可能由于同辈压力、希望受欢迎的愿望、关于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等原因做出同样的决定。


3. 性(感)的可见性

在后工业化的、消费者导向的资本主义系统中,性感的表现被用于售卖商品。各类型的媒体中性和性取向越来越可见、越来越重要。

在后工业化的、消费者导向的资本主义系统中,性感的表现被用于售卖商品。各类型的媒体中性和性取向越来越可见、越来越重要。


4. 无性恋者被污名化

有人声称无性恋者与机器人或动物类似。美国部分州的婚姻法中将性关系视为婚姻的必要条件。


图片

骄傲游行中的标语:“我是无性恋者,我存在。”


强制性性存在影响无性恋者生活的四种方式:


1. 大约一半的信息提供者曾在并非自愿的情况下被人指称病态;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对自身现有的性欲状态(level of sexual interest)很满意,仍然有人认为他们患有某种疾病。


2. 许多信息提供者反映,他们偶尔感到因为对性缺乏兴趣而被主流社会孤立或排斥,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自己因此被霸凌或取笑。


3. 许多信息提供者认为对性缺乏兴趣导致了他们与伴侣或朋友之间的关系问题


4. 有些人反映他们关于自己(无性恋)性存在的认知权威被常规性地否认;也就是说,别人有时会质疑他们不可能真的知道自己是无性恋。


有效性


第一,“强制性性存在”这一概念有助于将现有的相关学术成果联系起来,并鼓励新的研究。社会规范和实践如何将性强加于个人?“正常的、健康的人是有性欲的”、“正常的、健康的浪漫关系包含性活动”,类似的预设如何在法律、媒体等不同领域发挥作用?不同的规范、机构、实践如何共同增强性取向认同的压力?它们如何影响无性恋者,又如何影响有性恋者?


第二,这一概念引起关于“对某一群体的‘去性征’如何成为社会控制手段”这一问题的关注。享有社会特权的群体被规定为有性的,而表现出“性欲减退”(hyposexuality)或“性欲亢进”(hypersexuality)的个体都被视为病态。Eunjung Kim使用“去性征”(desexualiz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边缘化群体整体被非自愿地视为缺乏性欲或性行为。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激进主义者和学者抵抗去性征的方式是声称性欲是普遍的特性,并且明示或暗示与“无性存在”(nonsexuality)划分界限。


第三,它警示学者和激进主义者,性解放不应当被视为女性赋权或动摇压迫性规范(oppressive norms)的必要条件。应当避免简单地将性等同于解放,或者将非常规的性行为等同于对压迫性规范的动摇。学者们必须确保“强制性性存在”这一概念的发展不会导致人们回归对性的否定态度。


局限性


第一,“强制性性存在”这一概念可能鼓励一种本质主义的思考方式。如果将无性恋视为本质的、内在的特征,就忽视了人们对性存在的理解已经包含了社会因素。福柯式的权力观有助于将强制性性存在理解为一个兼具生产性和规范性的系统,而不仅仅是对无性恋者的压迫。

图片

任何性向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强制性性存在的影响


第二,这一概念可能忽视当代性规范中的多样性和矛盾性。不是西方社会的所有方面都赞美所有人的、所有类型的性表达。关于强制性性存在的研究需要被置于更广泛的、关于“正常的性存在”的分析中:社会如何为某种特定的性存在模式背书,并且边缘化任何不服从这一模式的人?


图片
阅读原文
文章已于2021/08/29修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